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自私

最近看了一些網友的感想,令我再三思考這個課題。


從我很小的時侯,我就深深了解到自私是人的天性,也許也是天地萬物得以延續的不二法則。還記得小學時,我跟老師說:「人當然是自私的,那可能有不自私的人。」讓老師在那一剎那有點不知所措。


我也是一個自私的人,我從來只為自己的快樂而活。我認為我想做,能讓我快樂的事我便會去做,從不太會理會別人是不是認同我的做法。


但我想自私也是有很多層次的…


我的自私大前題是讓自己快樂,那到底怎樣才會讓我得到快樂?


從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因為就算對自己有好處,我還是不快樂,這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


讓身邊的人,和我愛的人也快樂!


帮助別人為什麼會讓我感到快樂?因為你能施予,代表你擁有!記得嗎?你活在幸褔之中!


有人說「針不拮到肉不知痛」,但正如現在人人買保險一樣,為什麼要買保險,就是怕有一天這枝針居然拮到你身上!從這個角度出發,今天我能付出的時侯付出一點,當是交保費;當有一天我或我的親人朋友有需要的時侯,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帮助。這也是一種為自己的自私想法,你也會試著這樣想嗎?也許你會願意買這一份保險?


對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別人自然會做,少我一個也沒關係。」也許…我不否定這也許對。雖然我們可以用「機會率」來計算很多數據,但我想告訴你,機會率只是一些數字,當實際情況出現時,你以為機會率真能決定一切?只要是有一個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可能就在你身上,少了你的付出,可能有一個人會因此而抱憾,他的親人朋友會為此而難過…世上沒有必然的機會率,我們只能一個機會也不放過!


我知道有可能看到這文章的人不多,看了能感受我想的又有幾人?


但我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7 則留言:

  1. 我看到了,共勉之﹗

    回覆刪除
  2. 自私之餘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就ok了

    回覆刪除
  3. 自私若是本性, 那麼施予便是覺醒, 自私與施予可以同時在人心內交戰! 要維持自私一生又完全不傷害別人, 其實可能更難! 自私不一定令萬物得以延續, 今天人類的自私, 也許令整個世界趨向衰亡境地! 若早三十年前懂得向大自然略略回饋一點, 也許今天的溫室效應沒那麼嚴重! 不要期望施予必有回報, 那你會很易失望, 真的施與自可得其中的快樂, 但因為相信 "施比更為有福" 的人少, 所以得著這種快樂的人也少! 請別怪, 畢竟侃侃而談很容易, 我也只不過是在學習這句話的其中一名小學生吧!

    回覆刪除
  4. 我看到了... 亦明白你的感受 不要想是否自私這問題了, 別簡單事情複雜化 只要不是做壞事, 想做就做吧, 不需要有太多顧慮

    回覆刪除
  5. 看到了你這篇文章,想起了econ堂, 中六初的econ,翁sir(即jeff)教我們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經濟學中首先假設人類是自私的, 隱約記得他說 : 就算一個人幫人,都是出於自私的, 因為他知道幫人會令他開心,所以他才會去幫人。 雖然jeff是這樣的教,可是我覺得...他做的並不是這樣, 不用太計較一個人去幫人是出於什麼動機,而是他做了什麼。

    回覆刪除
  6. 嘉慧妹,這正是我的意思。
    我深信,在人的內心深處,行為都是由「自私」的天性所推動;不同的是每個人心中的自私層次和價值不一。有人為了一個幾毫的平宜,不顧一切,因為對他來說很滿足;有些人會從帮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無比的心靈滿足,從此上癮…所以我認為還是要尋找到每個人美善的「利之所在」,讓大家都自私地助人為樂!

    回覆刪除
  7. 我都明白你的感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