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復活節旅遊

四月六日 Good Friday (雨)

當你在長期旅行時,往往忘卻日期,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是很平常的事…前晚從巴西的伊瓜蘇到達阿根廷,心中已想好到那一家酒店,怎知道全滿了,結果背著越來越重的背包跑了十多家,管他有沒有浴室都殺,也是徒勞無功。過去兩個月從未試過這樣,我從不訂,都是到了再找。想一想,原來這是復活節長假期啊!當然是常滿了,這也難怪!

結果,找到了一家只有一晚可以有一個床位收留我,放下背包,再出去找餘下兩晚,沒有著落,回到hostel只有向那裡的職員求救,他帮我找了另外一家,也是只有床位,而且比現在這家貴差不多一半(也沒有第一家好)。不過我不管了,好過睡巴士站吧。在里約熱內盧時也住了兩晚床位,也不太差。

書上說的交通時間已好幾次証明是不準的,通常是說得太短,今天原定四小時的巴士行程用了六小時,中間停的時間很長,早知要這麼久我就多睡一會,不用費神看路牌嘛…

一路上看到的店都關門,當然了,Good Friday 嘛!我開始担心了,我要去參觀的地方會不會也沒開呢?中途開始下大雨,担心也沒有,反正天氣這樣,如果今天不開,也許明天會開吧,明天可一早去,再回伊瓜蘇不遲。

到了已經是下午三時,酒店沒有單人房,只有非常舒適的三人房,當然是貴,但算了,很想洗個熱水澡,就一晚吧。雨停了,問了一下,知道有開,就馬上出發。

【耶蘇會村落】

我的歷史一向不好,下面的故事背景希望無錯,有錯請指教。

十六世紀時,當西班牙政府努力地在進佔布宜諾斯艾利斯時,有一股更强大的勢力已在阿根廷北部紥根。在Parana River一帶共建立了約30個耶蘇會傳教士的小城,就是現在阿根廷的西北部,烏拉圭和巴西南部。在這30個小城裡,全盛時期共住了約十萬名當地的土著Guarani。

今天我去的就是其中一個位於San Ignacio的遺址。這個城原址在巴西,搬過兩次,最後1696年建在此。因為這股勢力日益强大,終於在1767年被西班牙政府驅逐,隨即瓦解。

這個小城跟之前看過的印加建築分別很大,用帶紅色的sandstone建成,牆沒有印加的細緻造功,功力大都花在拱門、欄杆上的雕刻,地面也是精心打造的圖案。城內有土著住的房屋、學校、教堂、工場等等,當然也有廣場及耕地。最宏偉的教堂已破爛不堪,靠很多鐵架在暫時支撐住。

這種建築屋外都有一排排的柱,在其中一條柱外長了一棵大樹,樹根把石柱重重圍住,只能從縫中勉强看到石柱。

*****************

接下來的一天大雨持續,好不納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